主要、辅助和静态 LSP 配置
配置主 LSP 和辅助 LSP
默认情况下,LSP 将自身逐跳路由到出口路由器。LSP 倾向于遵循本地路由表规定的最短路径,通常采用与基于目标的尽力流量相同的路径。这些路径本质上是“软的”,因为只要路由表或节点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它们就会自动重新路由。
要配置路径以便其遵循特定路由,请使用 path
语句创建命名路径,如 创建命名路径中所述。然后通过包括 primary
or secondary
语句来应用指定路径。指定路径可由任意数量的 LSP 引用。
要为 LSP 配置主路径和辅助路径,请完成以下部分中的步骤:
为 LSP 配置主路径和辅助路径
语句 primary
会创建主路径,这是 LSP 的首选路径。语句 secondary
会创建一个备用路径。如果主路径无法再到达出口路由器,则使用备用路径。
要配置主路径和辅助路径,请 primary
添加和 secondary
语句:
primary path-name { ... } secondary path-name { ... }
您可以在以下层次结构级别包括这些语句:
-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当软件从主路径切换到辅助路径时,会不断尝试恢复到主路径,在再次可访问时将其切换回主路径,但不会早于语句中 revert-timer
指定的时间。(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配置入口和出口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您可以配置零个或一个主路径。如果未配置主路径,则会选择已建立的第一个辅助路径作为路径。
您可以配置零个或多个辅助路径。所有辅助路径都是相同的。软件不会尝试在辅助路径之间切换。如果当前辅助路径不可用,则不按特定顺序尝试下一个辅助路径。要创建一组相等路径,请指定辅助路径,而不指定主路径。
如果未指定任何指定路径,或者指定的路径为空,则软件会做出到达出口路由器所需的所有路由决策。
为 LSP 配置恢复计时器
对于同时配置了主路径和辅助路径的 LSP,可以配置恢复计时器。如果主路径出现故障并将流量切换至辅助路径,则恢复计时器将指定 LSP 必须等待的时间量(以秒为单位),才能将流量恢复为主路径。如果在此期间,主路径遇到任何连接问题或稳定性问题,则计时器将重新启动。您可以为静态和动态 LSP 配置恢复计时器。
Junos OS 还会确定哪个路径是首选路径。首选路径是在上一个恢复计时器期间未遇到任何困难的路径。如果主路径和辅助路径都遇到困难,则两条路径均不被视为首选路径。但是,如果其中一条路径是动态的,另一条是静态的,则会选择该动态路径作为首选路径。
如果在 LSP 上配置了 BFD,则 Junos OS 将等到主路径上出现 BFD 会话后,再启动恢复计时器计数器。
可以为恢复计时器配置的值范围为 0 到 65,535 秒。默认值为 60 秒。
如果配置 0 秒的值,则 LSP 上的流量在从主路径切换到辅助路径后,将永久保留在辅助路径上(直到网络运营商介入或辅助路径关闭)。
您可以为层级 [edit protocols mpls]
路由器上的所有 LSP 或层级的特定 LSP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配置恢复计时器。
要配置恢复计时器,请添加 revert-timer
语句:
revert-timer seconds;
有关可包含此语句的层次结构级别列表,请参阅此语句的摘要部分。
指定路径选择条件
为 LSP 配置主路径和辅助路径后,您可能需要确保仅使用特定路径。
语句 select
是可选的。如果未包含它,MPLS 将使用自动路径选择算法。
和manual
unconditional
选项请执行以下操作:
-
manual
-只要路径正常运行且稳定,就会立即选择该路径来承载流量。如果当前路径关闭或降级(接收错误),流量将发送到其他工作路径。参数将覆盖除语句以外的select unconditional
所有其他路径属性。 -
unconditional
-无论路径当前是关闭还是已降级(接收错误),都选择该路径用于无条件传输流量。参数将覆盖所有其他路径属性。unconditional
由于选项会切换到一个路径而不考虑其当前状态,因此请注意指定该路径的以下潜在后果:-
如果启用
unconditional
选项时当前路径没有正常运行,流量可能会中断。在指定unconditional
选项之前,请确保路径起作用。 -
选择某个路径后,因为该
unconditional
路径启用了选项,LSP 的所有其他路径都会逐渐被清除,包括主路径和备用路径。任何路径都不能用作无条件路径的备用路径,因此向这些路径发送信号毫无用处。
-
对于特定路径, manual
选项和 unconditional
选项相互排斥。您可以在配置 LSP 的一个路径时将语句与选项一起manual
,select
将select
带有unconditional
选项的语句包含在其其他一条路径的配置中。
manual
在 LSP 及其路径开启时启用或禁用语句和unconditional
选项select
不会中断流量。
要指定选择一个路径来承载流量,如果路径至少在恢复计时器窗口正常运行且稳定,请包含以下选项的 select
语句 manual
:
select manual;
要指定始终选择路径来承载流量,即使其当前已关闭或已降级,请将语句 select
添加 unconditional
选项:
select unconditional;
您可以在以下层级包含语句 select
:
-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primary | secondary) path-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primary | secondary) path-name]
配置主路径
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ERO 列表、带宽和优先级配置主路径。图 1请参阅示例配置与网络拓扑的关系。

- 在配置模式下,将自己定位在
protocols mpls
层次结构级别:[edit] user@R1# edit protocols mpls
- 配置主 ERO 列表: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et path via-r2 10.1.23.2 strict user@R1# set path via-r2 10.1.34.2 strict
- 配置 LSP: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et label-switched-path pe1-pe2 to 192.168.0.3;
- 配置主路径: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et label-switched-path pe1-pe2 primary via-p1
- 配置带宽: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et label-switched-path pe1-pe2 primary via-p1 bandwidth 35m
- 配置优先级值: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et label-switched-path pe1-pe2 primary via-p1 priority 6 6
- 显示更改:
[edit protocols mpls] user@R1# show label-switched-path pe1-pe2 { to 192.168.0.3; primary via-p1 { bandwidth 35m; priority 6 6; } } path via-p1 { 10.1.23.2 strict; 10.1.34.2 strict; }
请务必在完成后提交更改。有关配置为支持基于 MPLS 的第 3 层 VPN 的 MPLS LSP 的完整示例,请参阅 Example: Configure a Basic MPLS-Based Layer 3 VPN。
为 LSP 配置辅助路径的热备用
默认情况下,仅根据需要设置辅助路径。要让系统无限期地将辅助路径维持在热备用状态,请添加以下 standby
语句:
standby;
您可以在以下层级包含此语句: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secondary]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secondary]
热备用状态仅在辅助路径上有意义。当当前活动路径上的下游路由器指示连接问题时,通过将路径保持热备用状态,可以迅速切换到辅助路径。虽然可以在层级配置 standby
语句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primary path-name]
,但它不会影响路由器的行为。
如果在以下层级配置 standby
语句,则在此层级下配置的所有辅助路径上都会激活热备用状态:
[edit protocols mpls]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热备用状态具有两个优势:
它消除了网络拓扑更改期间的呼叫设置延迟。当网络故障同时触发大量 LSP 重新路由时,呼叫设置可能会出现显著延迟。
在 RSVP 得知 LSP 已关闭之前,可以切换到辅助路径。协议机制检测到第一个故障的时间(接口关闭、邻接方无法访问、路由无法访问或检测到瞬态路由环路)与 LSP 实际出现故障的时间(需要在相邻 RSVP 路由器之间出现软状态信息超时)之间可能会有显著延迟。发生拓扑故障时,热备用辅助路径通常可以实现最小的切换延迟,同时将用户流量的中断降至最低。
当主路径再次被视为稳定时,流量会自动从备用辅助路径切换回主路径。该交换机的执行速度不会快于重试计时器间隔的两倍,而且只有当主路径在整个交换机间隔期间表现出稳定时。
热备用状态的缺点是,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必须维护更多的状态信息,这需要每个路由器的开销。
当与 inet.3
同一 LSP 一起查看时,即使流量实际上仅通过主路径 LSP 转发,也可能显示为活动路由(主路由和辅助路由)两次。这是正常输出,仅反映辅助备用路径是否可用。
配置静态 LSP
要配置静态 LSP,请配置入口路由器以及路径上到(包括倒数第二路由器)的每个路由器。
要配置静态 MPLS,请执行以下操作:
为静态 LSP 配置入口路由器
入口路由器会检查传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字段中的 IP 地址,如果发现路由表中的匹配项,则会将与该地址关联的标签应用于数据包。该标签具有与之相关的转发信息,包括下一跃点路由器的地址、路由优先级和 CoS 值。
要配置入口路由器上的静态 LSP,请添加以下 ingress
语句:
ingress { bandwidth bps; class-of-service cos-value; description string; install { destination-prefix <active>; } link-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metric metric; next-hop (address | interface-name | address/interface-name); no-install-to-address; node-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next-next-label label; policing { filter filter-name; no-auto-policing; } preference preference; push out-label; to address; }
您可以在以下层次结构级别包括这些语句:
-
[edit protocols mpls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static-lsp-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static-lsp-name]
在入口路由器上配置静态 LSP 时, next-hop
需要提供 、 push
和 to
语句;其他语句为可选语句。
入口路由器上的静态 LSP 配置包括:
-
分析传入数据包的标准:
-
该
install
语句会创建一个处理 IPv4 数据包的 LSP。使用该install
语句创建的所有静态 MPLS 路由均安装在 inet.3 路由表中,而创建协议则标识为 mpls。此过程与在[edit routing-options static]
层次结构级别创建静态 IPv4 路由没有什么不同。 -
在语句中
to
,您可以配置 IP 目标地址,以在分析传入数据包时检查。如果地址匹配,则指定的传出标签 (push out-label
) 将分配给数据包,然后数据包将进入 LSP。手动分配的传出标签值可以从 0 到 1,048,575。此 IP 地址会根据 mpls 协议安装到 inet.3 表中(默认情况下)。
-
-
语句
next-hop
,向目标提供下一跃点的 IP 地址。您可以将此指定为下一跃点的 IP 地址、接口名称(仅适用于点对点接口),或指定address/interface-name
操作接口上的 IP 地址。当下一跃点位于直连接口上时,路由已安装在路由表中。您不能将 LAN 或非广播多路访问 (NBMA) 接口配置为下一跳接口。 -
要应用于 LSP 的属性(全部为可选):
-
为此 LSP 保留的带宽 (
bandwidth bps
) -
要应用于 LSP (
bypass bypass-name, link-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node-protection bypass-name next-next-label label
) 的链路保护和节点保护 -
要应用于 LSP 的指标值 (
metric
) -
要应用于 LSP 的服务等级值 (
class-of-service
) -
要应用于 LSP 的优先级值 (
preference
) -
应用于 LSP (
policing
) 的流量管制 -
要应用于 LSP (
description
) 的文本说明 -
安装策略或不安装策略(
install
或no-install-to-address
)
-
要确定是否安装了静态入口路由,请使用命令 show route table inet.0 protocol static
。您还可以在表 inet.3 中看到路由。示例输出使用命令 show route 10.1.45.2
同时显示表格 inet.0 和 inet.3。关键字 Push
表示标签要添加到 IP 数据包前面。
user@R2> show route 10.1.45.2 inet.0: 17 destinations, 17 routes (17 active, 0 holddown, 0 hidden) + = Active Route, - = Last Active, * = Both 10.1.45.2/32 *[Static/5] 00:48:38 > to 10.1.23.2 via ge-0/0/0.0, Push 1000123 inet.3: 1 destinations, 1 routes (1 active, 0 holddown, 0 hidden) + = Active Route, - = Last Active, * = Both 10.1.45.2/32 *[MPLS/6/1] 00:48:38, metric 0 > to 10.1.23.2 via ge-0/0/0.0, Push 1000123
示例:配置入口路由器
为包含四个路由器的静态 LSP 配置入口路由器(请参阅 图 2)。

此示例不包括 R1 和 R5 配置。R1 和 R5 具有接口配置和静态路由以到达其他路由器。
对于寻址至 10.1.45.2
的数据包,请分配标签 1000123
并将其传输到下一跃点路由器: 10.1.23.2
:
[edit] user@R2# show interfaces { ge-0/0/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23.1/24; } family mpls; } } ge-0/0/2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12.2/24; } } } lo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255.2/32; } } } } routing-options { router-id 10.1.255.2; static { route 10.1.45.2/32 { static-lsp-next-hop path1; } } } protocols { mpls { interface ge-0/0/0.0;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path1 { ingress { next-hop 10.1.23.2; to 10.1.45.2; push 1000123; } } } ospf { traffic-engineering; area 0.0.0.0 { interface ge-0/0/0.0; interface ge-0/0/2.0 { passive; } interface lo0.0; } } }
要确定是否安装了静态入口路由,请使用命令 show route 10.1.45.2
。
示例输出显示用于 Push 1000123
标识路由的关键字。
user@R2> show route 10.1.45.2 inet.0: 17 destinations, 17 routes (17 active, 0 holddown, 0 hidden) + = Active Route, - = Last Active, * = Both 10.1.45.2/32 *[Static/5] 01:08:05 > to 10.1.23.2 via ge-0/0/0.0, Push 1000123 inet.3: 1 destinations, 1 routes (1 active, 0 holddown, 0 hidden) + = Active Route, - = Last Active, * = Both 10.1.45.2/32 *[MPLS/6/1] 01:08:05, metric 0 > to 10.1.23.2 via ge-0/0/0.0, Push 1000123
为静态 LSP 配置传输路由器和倒数第二路由器
传输路由器和倒数第二个路由器执行类似功能 — 它们会修改已应用于数据包的标签。中继路由器可以更改标签。倒数第二个路由器会移除该标签,并继续将数据包转发到其目标位置。
要配置传输路由器和倒数第二个路由器上的静态 LSP,请添加以下 transit
语句: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 transit incoming-label { bandwidth bps; description string; link-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next-hop (address | interface-name | address/interface-name); node-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next-next-label label; pop; swap out-label; }
您可以在以下层次结构级别包括这些语句:
-
[edit protocols mpls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static-lsp-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protocols mpls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static-lsp-name]
transit
对于语句配置,next-hop
需要和 pop | swap
语句。其余语句可选。
语句中的每个 transit
语句都包含以下部分:
-
数据包标签(在语句中
transit
指定) -
语句
next-hop
,向目标提供下一跃点的 IP 地址。该地址被指定为下一跃点的 IP 地址或接口名称(仅适用于点对点接口),或者address
interface-name
指定操作接口上的 IP 地址。当指定的下一跃点位于直连接口上时,此路由已安装在路由表中。您不能将 LAN 或 NBMA 接口配置为下一跳接口。 -
要对标记的数据包执行的操作:
-
对于倒数第二个路由器,通常只需将数据包的标签完全移除 (
pop
),然后继续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跃点。但是,如果上一个路由器移除了该标签,则出口路由器将检查数据包的 IP 报头,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其 IP 目标。 -
仅限传输路由器,将标签交换为另一个标签 (
swap out-label
)。手动分配的传入标签的值可以从 1,000,000 到 1,048,575。手动分配的传出标签值可以从 0 到 1,048,575。
-
-
要应用于数据包的标签属性(全部可选):
-
为此路由 (
bandwidth bps
) 保留的带宽。 -
要应用于 LSP (
bypass bypass-name, link-protection bypass-name name, node-protection bypass-name next-next-label label
) 的链路保护和节点保护。 -
要应用于 LSP(在语句中
description
指定)的文本说明。
-
路由安装在默认 MPLS 路由表 mpls.0 中,创建协议标识为 MPLS。要验证路由安装是否正确,请使用命令 show route table mpls.0
。示例输出如下:
root@R3> show route table mpls.0 ... 1000123 *[MPLS/6] 00:51:34, metric 1 > to 10.1.34.2 via ge-0/0/1.0, Swap 1000456
您可以为传输路由器的静态 LSP 配置恢复计时器。将流量切换为旁路静态 LSP 后,通常会在恢复流量时切换回主静态 LSP。从主静态 LSP 启动到流量从旁路静态 LSP 恢复至该时间之间,有一个可配置的延迟(称为恢复计时器)。需要这种延迟,因为当主 LSP 重新出现时,还不确定主路径下行节点上的所有接口是否都已经出现。您可以使用命令显示接口 show mpls interface detail
的恢复计时器值。
示例:配置传输路由器
对于标记为 1000123
到达接口 ge-0/0/0
的数据包,请分配标签 1000456
,并将其传输到下一跃点路由器 10.1.34.2
::
[edit] user@R3# show interfaces { ge-0/0/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23.2/24; } family mpls; } } ge-0/0/1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34.1/24; } family mpls; } } lo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255.3/32; } } } } routing-options { router-id 10.1.255.3; } protocols { mpls { interface ge-0/0/0.0; interface ge-0/0/1.0;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path1 { transit 1000123 { next-hop 10.1.34.2; swap 1000456; } } } ospf { traffic-engineering; area 0.0.0.0 { interface ge-0/0/0.0; interface ge-0/0/1.0; interface lo0.0; } } }
要确定是否安装路由,请使用命令 show route table mpls.0
。
示例输出如下。该 Swap 1000456
关键字标识路由。
root@R3> show route table mpls.0 ... 1000123 *[MPLS/6] 00:57:17, metric 1 > to 10.1.34.2 via ge-0/0/1.0, Swap 1000456
示例:配置倒数第二个路由器
对于标记为 1000456
到达接口 ge-0/0/1
的数据包,请移除标签并将数据包传输到下一跃点路由器 10.1.45.2
::
[edit] user@R4# show interfaces { ge-0/0/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45.1/24; } family mpls; } } ge-0/0/1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34.2/24; } family mpls; } } lo0 { unit 0 { family inet { address 10.1.255.4/32; } } } } routing-options { router-id 10.1.255.4; } protocols { mpls { interface ge-0/0/1.0; interface ge-0/0/0.0; static-label-switched-path path1 { transit 1000456 { next-hop 10.1.45.2; pop; } } } ospf { traffic-engineering; area 0.0.0.0 { interface ge-0/0/1.0; interface lo0.0; interface ge-0/0/0.0; } } }
要确定是否安装路由,请使用命令 show route table mpls.0
。
示例输出如下。该 Pop
关键字标识路由。
user@R4> show route table mpls.0 ... 1000456 *[MPLS/6] 00:50:55, metric 1 > to 10.1.45.2 via ge-0/0/0.0, Pop 1000456(S=0) *[MPLS/6] 00:50:55, metric 1 > to 10.1.45.2 via ge-0/0/0.0, Pop
要验证端到端可访问性以及流量是否正在使用 LSP,请使用 R1 上的命令 traceroute 10.1.45.2
。
user@R1> traceroute 10.1.45.2 traceroute to 10.1.45.2 (10.1.45.2), 30 hops max, 52 byte packets 1 10.1.12.2 (10.1.12.2) 2.601 ms 2.261 ms 2.172 ms 2 10.1.23.2 (10.1.23.2) 3.953 ms 3.425 ms 3.928 ms MPLS Label=1000123 CoS=0 TTL=1 S=1 3 10.1.34.2 (10.1.34.2) 4.616 ms 4.300 ms 4.535 ms MPLS Label=1000456 CoS=0 TTL=1 S=1 4 10.1.45.2 (10.1.45.2) 5.965 ms 5.232 ms 5.289 ms
为静态 LSP 配置旁路 LSP
要为静态 LSP 启用旁路 LSP,请配置以下 bypass
语句:
bypass bypass-name { bandwidth bps; description string; next-hop (address | interface-name | address/interface-name); next-table push out-label; to address; }
为静态 LSP 配置保护恢复计时器
对于使用旁路静态 LSP 配置的静态 LSP,可以配置保护恢复计时器。如果静态 LSP 关闭并将流量切换至旁路 LSP,则保护恢复计时器会指定 LSP 在恢复到原始静态 LSP 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量(以秒为单位)。
可以为保护恢复计时器配置的值范围为 0 到 65,535 秒。默认值为 5 秒。
如果配置 0 秒的值,则 LSP 上的流量从原始静态 LSP 切换到旁路静态 LSP 后,将永久保留在旁路 LSP 上(直到网络运营商干预或旁路 LSP 关闭)。
您可以为层级路由器上 [edit protocols mpls]
的所有动态 LSP 或层级的特定 LSP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lsp-name]
配置保护恢复计时器。
要为静态 LSP 配置保护恢复计时器,请添加以下 protection-revert-time
语句:
protection-revert-time seconds;
有关可包含此语句的层次结构级别列表,请参阅此语句的摘要部分。
为点到多点 LSP 配置静态单播路由
您可以配置静态单播 IP 路由,将点到多点 LSP 作为下一跃点。有关点到多点 LSP 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点到多点 LSP 概述、为点到多点 LSP配置主 LSP 和分支 LSP, 以及为点到多点 LSP 配置 CCC 交换。
要为点到多点 LSP 配置静态单播路由,请完成以下步骤:
-
在入口 PE 路由器上,将静态 IP 单播路由配置为以点对多点 LSP 名称作为下一跃点,包括以下
p2mp-lsp-next-hop
语句:p2mp-lsp-next-hop point-to-multipoint-lsp-next-hop;
您可以在以下层级包含此语句:
-
[edi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route-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route-name]
-
-
在出口 PE 路由器上,使用以下
next-hop
语句配置与 Step 1 中配置的目标地址相同的静态 IP 单播路由(在层次结构级别上[edi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配置的地址):next-hop address;
您可以在以下层级包含此语句:
-
[edi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route-name]
-
[edit logical-systems logical-system-name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route-name]
注:CCC 和静态路由不能使用相同的点到多点 LSP。
-
有关静态路由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路由设备的 Junos OS 路由协议库。
以下命令 show route
输出显示指向入口 PE 路由器上一个点到多点 LSP 的单播静态路由,其中 LSP 有两个分支下一跃点:
user@host> show route 5.5.5.5 detail inet.0: 29 destinations, 30 routes (28 active, 0 holddown, 1 hidden) 5.5.5.5/32 (1 entry, 1 announced) *Static Preference: 5 Next hop type: Flood Next hop: via so-0/3/2.0 weight 1 Label operation: Push 100000 Next hop: via t1-0/1/1.0 weight 1 Label operation: Push 100064 State: <Active Int Ext> Local AS: 10458 Age: 2:41:15 Task: RT Announcement bits (2): 0-KRT 3-BGP.0.0.0.0+179 AS path: I
为 MPLS 配置静态标签交换路径(CLI 过程)
为 MPLS 配置静态标签交换路径 (LSP) 类似于在个别交换机上配置静态路由。与静态路由一样,没有错误报告、实时线路检测或统计信息报告。
要配置静态 LSP,请配置入口交换机以及路径上到出口交换机(包括出口交换机)的各提供商交换机。
对于入口交换机,配置要标记的数据包(基于数据包的目标 IP 地址),在 LSP 中配置下一个交换机,以及要应用于数据包的标记。手动分配的标签值可以从 0 到 1,048,575。或者,您可以对数据包应用优先级、服务等级 (CoS) 值、节点保护和链路保护。
对于路径中的中继交换机,配置路径中的下一个交换机和要应用于数据包的标记。手动分配的标签值可以从 1,000,000 到 1,048,575。或者,您可以对数据包应用节点保护和链路保护。
对于出口交换机,通常只需移除标签,然后继续将数据包转发到 IP 目标即可。但是,如果上一台交换机移除了该标签,则出口交换机将检查数据包的 IP 报头,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其 IP 目标。
配置 LSP 之前,必须配置 MPLS 网络的基本组件:
配置两台 PE 交换机。请参阅 使用电路交叉连接在提供商边缘 EX8200 和 EX4500 交换机上配置 MPLS。
配置一个或多个提供商交换机。请参阅 在 EX8200 和 EX4500 提供商交换机上配置 MPLS。
本主题介绍如何为静态 LSP 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一台或多台提供商交换机以及一个出口 PE 交换机:
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
要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
配置提供商和出口 PE 交换机
若要在提供商和出口提供商边缘交换机上为 MPLS 配置静态 LSP:
为 MPLS 配置静态标签交换路径
为 MPLS 配置静态标签交换路径 (LSP) 类似于在个别交换机上配置静态路由。与静态路由一样,没有错误报告、实时线路检测或统计信息报告。
要配置静态 LSP,请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以及沿着路径上到出口 PE 交换机(包括出口 PE 交换机)的各个提供商交换机。
对于入口 PE 交换机,配置要标记的数据包(基于数据包的目标 IP 地址),在 LSP 中配置下一个交换机,以及要应用于数据包的标记。手动分配的标签值可以从 0 到 1,048,575。
对于路径中的中继交换机,配置路径中的下一个交换机和要应用于数据包的标记。手动分配的标签值可以从 1,000,000 到 1,048,575。
出口 PE 交换机会移除标签,并将数据包转发到 IP 目标。但是,如果上一台交换机移除了该标签,则出口交换机将检查数据包的 IP 报头,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其 IP 目标。
配置静态 LSP 之前,必须配置 MPLS 网络的基本组件:
配置两台 PE 交换机。请参阅 在提供商边缘交换机上配置 MPLS。
注:请勿在 PE 交换机的
[edit protocols mpls label-switched-path]
层级配置 LSP。配置一个或多个提供商交换机。请参阅 在提供商交换机上配置 MPLS。
本主题介绍如何为静态 LSP 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一台或多台提供商交换机以及一个出口 PE 交换机:
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
要配置入口 PE 交换机:
配置提供商和出口 PE 交换机
要为提供商和出口 PE 交换机上的 MPLS 配置静态 L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