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PN LAG 多宿主简介
以太网链路聚合仍然是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链路聚合提供了一种捆绑接口的技术,并通过向捆绑接口添加新链路来增加数据中心的带宽。链路聚合可以提供一条或多条冗余路径,供流量在链路故障时利用,并具有在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保持高度相关的各种其他应用,从而显著提高网络的高可用性。
新的 EVPN 技术标准(包括 RFC 8365、7432 和 7348)通过使用以太网段在 EVPN 中引入了链路聚合的概念。EVPN 中的以太网分段将链路收集到捆绑包中,并为捆绑链路分配一个编号(称为以太网段 ID (ESI)。来自多个独立节点的链路可以分配到同一个 ESI 中,从而引入一项重要的链路聚合功能,该功能可为 EVPN-VXLAN 网络中的设备引入节点级冗余。使用 ESI 编号的捆绑链路通常称为 ESI LAG 或 EVPN LAG。在本文档的其余部分中,EVPN LAG 术语将用于指代这些链路包。
EVPN 网络中的第 2 层多宿主取决于 EVPN LAG。EVPN LAG 提供完整的主动-主动链路支持,还经常通过 LACP 启用,以确保为访问数据中心的设备提供多供应商支持。部署服务器时,使用 LACP 的第 2 层多宿主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配置选项,因为从服务器的角度来看,多宿主是透明的;当服务器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交换机时,服务器认为它已连接到单个网络设备。
图 1 显示了代表标准 3 级脊叶底层架构的交换矩阵拓扑。EVPN-VXLAN 叠加网络可在叶设备之间提供链路和节点级冗余以及双活第 2 层以太网扩展,无需实施生成树协议 (STP) 即可避免环路。数据中心中的不同工作负载都集成到交换矩阵中,无需存储系统级别的任何先决条件。此设置通常使用 QFX5110 或 QFX5120 交换机作为叶设备,将QFX10002或QFX10008交换机用作主干设备。
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仍然经常使用单宿主终端系统。图中的 iSCSi 存储阵列系统提供了 EVPN-VXLAN 数据中心中单宿主终端系统的示例。
有关 ESI 和 ESI 编号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EVPN 多宿主概述文档的 EVPN 多宿主实现部分。有关 EVPN LAG 实施的分步配置过程,请参阅云数据中心架构指南中的以太网连接的终端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的多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