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 us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Let us know what you think.

Do you have time for a two-minute survey?

 
 

IS-IS 的第 2 层映射

IS-IS 是一种第 2 层协议,使用以太网逻辑链路控制 (LLC) 封装格式进行信息交换。IS-IS 第 2 层映射可确保转发下一跃点解析由拓扑驱动,而非由流量驱动,从而在激活以太网链路时将流量损失降至最低。

通常,IS-IS 会将指向第 2 层下一跃点的第 3 层路由安装到转转发表中。Junos OS 使用第 3 层锚点地址表示法来标准化下一跃点的描述。IS-IS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ARP) 将这些 IPv4 第 3 层下一跃点锚点映射到第 2 层媒体访问控制 (MAC) 地址,并在以太网网络的转转发表中安装第 2 层 MAC 地址。对于 IPv6 路由,Junos OS 使用邻接方发现来解析 IPv6 第 3 层下一跃点锚点。路由引擎会为转发表中的路由安装一个第 3 层前缀以及一组第 3 层下一跃点锚点。这种在 IS-IS 网络中使用第 3 层锚点地址引用第 2 层下一跃点的方法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 将新路由添加到内核时,其转发下一跃点可能尚未解析。

  • 由于下一跃点解析由流量驱动且始终是被动响应,因此当您激活以太网链路时,流量损失不会为零。

启用第 2 层映射有助于克服 IS-IS 网络中的这些不良后果。IS-IS LAN 和点对点 Hellos 可提供所有相关的第 2 层和第 3 层绑定地址信息,接收端的设备甚至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在路由安装之前填充内核的 ARP 或邻居发现缓存。启用第 2 层映射后,IS-IS 会将 ARP 或邻接方发现下一跃点条目安装到转发表中。由于这会提前提供第 2 层下一跃点绑定,因此 IS-IS 网络在建立链路时不会出现流量丢失的情况。每个条目都作为半静态 ARP 或邻居发现条目排队,以便通过崩溃或重新启动的路由协议进程 (rpd) 简化垃圾回收。因此,每个条目都会定期刷新。

使用 IS-IS Hello 消息进行地址解析的优点如下:

  • 转发下一跃点解析是拓扑驱动的,而不是流量驱动的。

  • 核心链路上的第 2 层分辨率较低,因为 IS-IS 已经携带了这些信息。

  • 更好的安全性,因为 IS-IS 提供 HMAC-MD5 和 HMAC-SHA1 摘要。

谨慎:

地址解析的 ARP 和邻居发现方法容易受到 MAC 地址欺骗攻击。

注意:

Junos OS 支持所有基于以太网的接口类型。但是,不支持非基于以太网的接口类型。不支持未编号的 IPv4 和 IPv6 地址,因为当前 IS-IS 无法从环路接口生成 IP 地址邻接方 TLV #132 和 #232,并在未编号的接口上播发它们。